發表時間:2009-10-24 文章來源:
一、當前我省中小型磁性材料企業發展的基本現狀:
我省磁性材料行業擁有中小型生產企業300余家,其中主要分布在東陽地區130余家,寧波地區70余家,海寧地區50余家,具有明顯的塊狀經濟特征。東陽的永磁鐵氧體產量占全國的72%,寧波的稀土永磁產量占全國的56.2%,海寧的軟磁體產量占全國的29.7%。2006年東陽被命名為國家級磁性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寧波、海寧也被分別命名為省級磁性材料特色產業基地。2008年,全省磁性材料行業年產值116億元,占全國該行業的46.4%;銷售112億元,占47.6%;出口交貨值37億元,占33.4%。長年以來,浙江被譽為 “磁材生產王國”,東陽被譽為“世界磁都”。
自去年9月份經歷全球金融風暴沖擊以來,我省磁性材料行業出現歷史性行業下滑,主要表現在:業務急劇萎縮,生產驟然減少,價格大幅下跌,利潤明顯降低甚至出現虧損,特別是外貿出口降幅尤為明顯。根據我省磁性材料行業102家統計樣板企業的生產經營數據統計,全行業1-4月份完成產值26.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4.3億元,完成出口交貨值5.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36.4%、39%和51.6%。
總體來說,我省磁性材料行業經濟下滑態勢明顯,超出預期,產值為去年同期的40%左右的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吻合,因而判斷這種下滑具有整體性而非區域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外部環境不良,應變能力不強。我省磁性材料行業外貿依存度大,直接出口占20%左右,與下游產業配套出口約占35%,當出口市場需求驟降,產品、技術、工裝、市場等體系的轉型正處于過渡期,因而要實現經濟轉身并非易事。比如,海寧地區和國內產量最大的橫店東磁生產的軟磁,大多為中低檔產品出口,產品規格及標準與國際有差異,質量一致性較差。主要原因是生產體系與日本、韓國有一定差距,產品價格也僅為他們的1/2-1/3。當這些國家的產品價格進入下行通道時,我國的產品市場被大大擠壓。
2、產品基本雷同,同行競爭激烈。我省永磁鐵氧體企業180余家,所占比重大,約占全省磁性材料生產企業的60%,年產量達40余萬噸,占全國產量86%以上,主要生產喇叭磁以及方塊和圓環,這些磁體工藝成熟,技術簡單,因而競相壓價。如東陽地區有20多家企業的喇叭磁,就因價格低廉而只得放棄接單生產。此外,寧波地區的稀土永磁,海寧、東陽、蕭山等地的塑磁以及杭州地區的鋁鎳鈷等產品的價格都有較大下降,有的產品價格降幅達到30%以上。其中既有原材料價格下降的推動影響,也有市場打壓的因素。
3、下游需求停滯,業務嚴重不足。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市場蕭條,致使配套磁體銷路受阻。去年上半年,市場鐵磷價格猛漲,用于露天采礦的大型磁選機搶手,而磁選機需要大量磁有鐵,大大帶動了我省永磁體的生產和銷售。去年我省大概有20%的企業其中受益。今年鐵磷行情猛跌,許多磁選機閑置,與磁選機配套磁體也失去了市場。
4、企業信心受挫,缺乏主觀動力。有部分小企業對外貿環境過于依賴,主動開拓市場信心不足,能力較差,認為自己無貸款,員工全放假,費用成本極低,蟄伏待機心態較重,干脆歇業休整。
5、員工流失較多,企業有單無人。特別是在今年3月份以后,有不少企業存在訂單、人員“兩不足”的情況,生產處于非正常狀態。
二、今年以來我省中小型磁性材料企業運行的基本特點:
1、前低后高。一季度,我省全行業各類磁體業務呈線性增長。1月份最低,產值僅為去年同期的16%左右,2月份增加到30%,3月份恢復到62%。其中軟磁、稀土永磁表現得尤為突出。3月份東陽軟磁接近去年同期水平,達到 80%以上,海寧地區的軟磁生產呈現強勢增長;寧波、東陽等地稀土永磁企業3月份業務已經是去年同期的92%,開工基本飽和,塑磁生產比較平穩。
2、“外”低“內”高。全行業外貿出口仍然低迷,外貿直接出口業務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0%左右下降到7.8%,下降了12個百分點,與下游產業配套出口的磁體生產也有很大的降幅。國內市場比例由去年同期的60%左右增長到92%。以稀土永磁、塑磁為代表的產品基本上都在國內市場,而且一季度一直保持不錯的銷售業績。永磁鐵氧體外貿企業生意清淡,內銷企業生意稍好。這些跡象表明,國內市場在中央多項拉動內需的政策措施作用下,有了明顯好轉,特別是“家電下鄉”等惠農政策對行業的正面效應開始顯現。
3、“高”高“低”低。高技術含量、專利產品的市場恢復較快,產值較高。比如,橫店東磁的微波爐電磁(專利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該公司的高性能永磁體(與日本技術水平相當),海寧天通的高檔軟磁,寧波韻升、科寧達HDD用燒結ND磁體等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市場占有率較高,3月份生產都處于滿負荷。而普通的鐵氧體方塊、圓環、喇叭磁銷路不暢,且競爭激烈。
4、“異”高“同”低。差異性產品業務平穩,市場沖擊影響較小。如:塑磁、微波磁體、磁瓦、軟磁、杉鈷磁體等僅受到短期影響,恢復性增長較快;而同類性產品競爭激烈,積壓較多,客戶選擇余地大,市場仍然低迷。
三、下階段我省中小型磁性材料企業發展的基本判斷:
總體估計是,緩步回暖,震蕩前行,堅持仍然是行業經濟狀態的主要基調。也就是說,在數據指標上,二季度比一季度會有10個左右百分點的增長,但這種形態是階段性、起伏性、差異性的。4、5月份有向好的勢頭,但能否持續還不確定,特別是外貿出口,仍然在“過冬”。其中,稀土永磁、軟磁會有比較穩定的表現,永磁鐵氧體會有較大起伏。因為,稀土永磁和軟磁國內市場廣闊,稀土永磁替代永磁鐵氧體無論在技術和性能上,都有較大優勢,價格上落差不大;稀土永磁和軟磁生產技術含量較高,國家對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環保項目的支持,這些設備需要大量的稀土永磁和軟磁進行電能轉換。據悉,一臺風力發電機需要一噸左右稀土永磁,一臺太陽能電池需要十幾公斤的軟磁,節能燈生產也需要軟磁,這些項目將給軟磁和稀土永磁帶來利好市場。但是,在我省磁性材料行業經濟結構中,永磁鐵氧體占到40%左右,而這類產品受到外貿影響較大,寄望于國外市場的復蘇。
四、推動我省中小型磁性材料企業轉型升級的幾點建議:
我省磁性材料行業發展較快,又是我省重點培育的新材料產業。雖然生產企業眾多,產品豐富,但產業升級的步伐緩慢,后勁不足。作為現代工業化的標志性行業(有專家用磁鋼占有量衡量現代工業化的水平),在全國乃至世界影響較大,被譽為“磁材王國”、“世界磁都”,但這僅僅是產量王國,遠不是技術王國,創新王國。我省磁性材料行業已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完備的生產和市場體系,強大的綜合資源優勢,又是與現代制造業銜接最緊密,應用最廣泛的行業,非常需要重點培育和關注。為此,我們建議:
1、推動轉型。現在的內外貿環境促使我省磁性材料行業進入結構性調整轉型的新時期,企業轉型的源發動力和觀念已經形成,但囿于內在實力不敢作為,迫切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給予推動,而這種推動應該是花大力、下猛力。具體動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盡快制訂產業轉型規劃。對東陽、海寧、寧波三大各具特色的磁性材料產業基地,建立由當地領導掛帥、部門配合、行業組織、重點企業參與、專家隊伍加入的“磁性行業轉型升級指導組”,其主要任務是摸清行業情況,對接國際先進技術,選準高科技項目,落實承接企業。在項目選擇上,要充分尊重專家和企業的決策,要考慮項目在世界的先進性、企業的適應性和對本地產業的示范性和外延性,其中對本地產業的示范性和外延性尤為重要。這個指導組應該對項目的選擇、落實、投入、生產、市場、示范、外延全程介入,并起一定的主導作用。二是集中投入。對示范性、樣板性項目要敢于投入,勇于擔當,資金支持不能“蜻蜓點水”“天女散花”,而要 “集束轟炸”,國家爭取的、省里支持的、銀行貸款的、當地配套的、企業自籌的資金要合為一股,全力完成項目的體系建設,強強配置,寧可規模小一點,投入不能少一點。要完善項目的監控機制,做到項目資金專款專用。三是要積極引進。金融危機的負面效應在發達國家更為突出,我們要化“危”為“機”,主動引進和承接國外先進生產體系的轉移,特別要重視先進設備、技術、人才的引進,借梯登高,促進轉型升級。
2、加強重組。磁性材料產品的競爭,主要是來自本省企業內部的競爭。競爭是必要的,但往往行業內部存在惡性競爭。加強重組,實現強強、強弱、弱弱聯合,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較好地規范價格市場,避免惡性競爭。當前階段,是大力推動企業重組的良好時機,不少企業意愿明顯,需要政府和行業組織適時引導,牽線搭橋。同時,可以出臺些政策措施加以推動。比如說,在聯合兼并過程中資產的置換和變現,債權債務處理,用地轉讓等方面制訂更為靈活的政策。當然,在企業重組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在營銷鏈條上、采購鏈條上實行重組,建立若干個銷售或供應公司面對市場,實行公司統一價格。雖然,這是一項復雜而艱難的工作,但可以先在企業進行溝通,在愿意組合的企業進行試點。
3、支持重點。產業的轉型升級,必須依靠載體,而這個載體就是一個行業或一類系列產品的龍頭企業。比如磁性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東陽橫店東磁,既是世界最大的永磁鐵氧體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軟磁生產企業;海寧天通的軟磁技術含量高,生產規模大;寧波科寧達、韻升的稀土永磁,生產規模位居國內三甲。這些企業分別坐落在三個國家級或省級磁性材料產業基地,又都是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有雄厚的科研和資金實力。如果我們對這些企業實行一對一的支持幫助,讓他肩負起行業轉型升級的責任,瞄準國際同行的前沿技術和水平,往往能夠很好地帶動和引領行業的整體提升,拉近行業的國際差距。
4、搭建平臺。一是協作平臺。磁性材料歸口電子信息產業,屬于應用最廣的功能性材料。我省也是電子信息制造業大省。電子信息產業鏈較長,技術要求高,需要各個環節相互協作,共同攻關。而現在的情況往往是產業鏈的下游強勢,上游弱勢。因此,非常需要工業經濟或產業主管部門,每年定期舉辦全省性的“產業對接研討會”,動員產業鏈相扣行業進行交流和項目對接,也可以邀請國內外專家和企業參與互動。二是展會平臺。我省有良好的展會設施和人氣環境,電機電子生產在全國名列前茅,每年定期舉辦國際性的展會條件成熟,而且很有必要。以省政府牽頭,主管部門主辦,各行業協會配合,把我省國際電機電子展辦出影響和品牌,形成良性機制。三是組織平臺。需要以專家的眼光,審視和確定磁性材料行業產業鏈中的幾個重要節點,由省級專業性行業協會牽頭,形成具有切實有效的協作平臺,信息交流和溝通平臺。政府部門也要敢于放手,下放部分職權,讓行業協會承擔更多的責任,拓寬工作空間。(轉載自磁材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