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09-11-27 文章來源:
從10月16日這天起,對于成都國際商貿城和四川南充光彩大市場來說,多了一分榮耀,也多了一分責任和壓力,“浙江產品營銷中心”由浙川兩省政府分別授予了這兩個由浙商在四川創辦的專業市場。成都國際商貿城董事朱文榮捧著印有“浙江產品營銷中心”字樣的牌匾告訴《浙商》記者:“沉甸甸的牌,沉甸甸的責任啊!”
同一天,北京的京溫服裝市場、世紀丹陛華綜合市場、京都輕紡城市場、連發窗簾布藝市場、十里河燈飾批發市場,四川的成都賽格廣場、德陽恒大五金機電汽配城都由浙江省領導掛牌“浙江產品營銷中心”;北京市浙江企業商會和四川省浙江商會被授牌“浙江產品拓展市場辦公室”。
浙江省經濟技術協作辦公室(以下簡稱浙江省協作辦)副主任林駿向《浙商》記者表示:經過不斷調研、考察和籌備,將北京、四川、遼寧三地的12個由浙商創辦的市場設為第一批浙江產品營銷中心。
浙江省以省外三地12個專業市場作為第一批試點,有其自身的考慮。“浙江產品拓展國內市場是個長遠的戰略,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先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發展。”林駿告訴《浙商》記者。
在實地調查中,《浙商》記者發現,專業市場負責人和商戶也對一些具體操作的問題仍然有所疑慮。
南充光彩大市場是正常經營的專業市場。對于這樣的市場,需要商戶在原有代理的品牌基礎上做增量,代理銷售更多來自浙江的品牌產品。而有的商戶是專營某種產品的經營者,合約中簽定對其他產品代理具有排斥性,這就對做增量造成了障礙。面對這樣的問題,市場總經理施永晨表示,市場的管理層會積極協調這樣的問題。對于某個商戶來說,在經營上有沖突,但也有經營上沒有沖突的商戶,關鍵在于產品的市場需求,如果產品質量好,市場需求量大,那么代理人是可以多樣化的。另外市場也會鼓勵已經在經銷浙江產品的商戶,可以引進更多的質地優良的浙江產品,擴大銷量。
一位溫州籍趙姓商戶本身就在銷售浙江產品,他認為他經銷的產品質量好,價格低,市場十分認可。他希望浙江各地政府對質優價廉的浙江產品加大宣傳,讓商戶知道哪些產品可以代理。希望知道這些信息的商戶不只一家,他們希望得到可以讓他們經銷或代理的浙江產品的目錄和名單。對于這些問題,浙江省協作辦則通過各地協作辦系統等單位收集相關信息,力求做到信息對稱。
施永晨也從市場的層面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他認為可以學習蘇寧、國美的模式,從市場這個層面整合浙江品牌產品的資源,然后由各商戶去經營。
隨后走訪的成都國際商貿城是一個新建市場,正處于招商階段。作為一名浙江人,商貿城負責人朱文榮認為自己有責任也有義務建立并運作好浙江產品營銷中心,但壓力委實不小。對于如何落實到操作層面的問題。朱文榮說:“我們在市場里先開辟一塊浙江產品展示中心,對打開西南市場有需求的浙江廠商,可以先將產品放到展示中心,由商貿城組織四川以及西南其他地區的經銷商來參觀;另外,商貿城也可以幫助浙江產品代理招商。如果浙江廠商認為西南市場前景大,就可以在商貿城中租攤位進行銷售;商貿城中的商戶也可以代理銷售這些浙江產品。”
“其實,浙江產品開拓國內市場是項長遠的事業。通過浙江產品東北行、西南行和浙江產品營銷中心設立等工作,一定程度上給我們浙江產品在全國都做了很好的宣傳,擴大了影響。就這一點來說,我們是否應該把眼光看得更遠些,思路放得更廣一些?”林駿說道。
記者 龔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