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療”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璀璨明珠,早在公元190年前就應用磁石治療疾病。建國后在“努力發掘,加以提高”的方針指導下,現代磁療工作發展更加迅速,特別是60年代以來,全國各地紛紛成立磁療協作組,多次召開全國性和地區性學術會議。相互交流對磁療的功效、機理做了大理的深入研究工作,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進入80年代中期,釹鐵硼永磁材料批量生產后,由于磁性能的大幅度提高,磁療領域又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臨床實驗中,有些常見病,多發病,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運用磁療方法都有令人滿意的療效。
我所從1996年開始,開發了治療痔瘡、前列腺、頸椎病、乳腺增生、痛經等產品,臨床使用有效率均在90%以上,我們很想把這些好產品盡快投放市場,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磁療”產品按照國家藥監局的規定,應作為二至三類醫療器械申報,取得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注冊證后,方可生產銷售。企業要想進入的門檻很高,特別是臨床實驗,2005年開始由藥監局指定臨床實驗醫院,時間長,費用高。像我們這一類以科研為主的小型研究所很難進入這個領域,再有國家對此類醫療產品提倡“一次性使用”就算當時有生產條件,釹鐵硼材料的來源都有問題。(當時全國的年產量不到三萬噸)我們舉一個產品的用量來計算:“痔瘡栓”每盒用釹鐵硼材料100克,一般II度以上痔瘡患者需要2至3盒,才能治愈。痔瘡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臨床統計發病率在50%以上,如按5人使用1公斤來計算,如全國每年有500萬人來用,它的年消耗量就是一千噸,要是能成立一個有規模的集團公司把系列產品推出來,那它的應用量是相當可觀。
從90年代開始,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所謂的“磁療”產品,如磁療鞋、磁療機、磁療項鏈、磁療眼鏡等等。這些產品其實都沒有達到治療時應有磁場強度,原因是他們都沒有考慮隔墊物和包裹物對磁場的衰減程度,有些還人為地夸大療效。這讓磁療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造成很壞的影響,造成目前市場混亂的原因,除了監管方面的原因外,主要還是磁療產品現在沒有一個統一、權威的行業標準。2003年初,我所和金興梅教授(中國生物醫學物理研究會,磁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一起通過蘇州藥監局,給國家藥監局寫了一份書面報告,當時國家藥監局器械司表示完全同意并要蘇州藥監局會同蘇州醫學院與我所盡快起草行業標準,另外還指示能否依托蘇州醫學院成立磁療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這些工作后來由于非典和一些其他原因,一直沒能實現。
磁療行業能盡快走上正規,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釹鐵硼永磁材料是磁療領域中的首選材料,它的高磁場性能是別的永磁材料無法比擬的。目前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使釹鐵硼永磁行業面臨困境。而磁療領域的健康發展,將有力的帶動上游釹鐵硼永磁材料的應用和發展。任何一個應用領域,無論它的用量有多大,都有個使用年限和周期,相比之下醫療用品國家提倡“一次性使用”它的使用期限最短,而且附加值最高,一般的利潤率都在300%以上。這是醫療行業的特點,如果能盡快組織生產釹鐵硼產業就很快走出困境,甚至用不了兩年時間,供求關系就會發生改變。
目前全國的磁療行業,都以健康保健用品為主規模偏小,治療效果好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還很少,我們期盼著有一家大型企業盡快誕生。使整個磁療行業有一個大突破,磁療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永磁行業要盡快改變現狀,在拓寬產業鏈提高科技含量的賜教大力開發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