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磁性材料及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落戶中國計量學院
發表時間:2009-11-24 文章來源:
6月30日,國家磁性材料及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中國計量學院正式揭牌,開創了浙江省高校建立國家質檢中心的先河。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司長劉卓慧,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黨委委員、總工程師陳振華,浙江省教育廳高科處處長郜正榮,校長林建忠共同為中心揭牌。
浙江是我國磁性材料產業大省,磁性材料產品占全國的70%以上,每年約1/2的產品出口到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在國際上有相當的知名度,但由于我國缺少一個權威的磁性材料監測機構和監測體系,嚴重制約了磁性材料產業往高、精、尖方向發展,從而使我國磁性材料產業在國際上缺乏較強的競爭力!跋M袊嬃繉W院能夠集產科研于一體,使中心服務于國家磁性材料及其制品的發展,能在國內打造出一流的國家質檢中心,并能盡快于國外同類的一流實驗室相接軌,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眲⒆炕鄞韲屹|檢總局對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據了解,該中心于2006年12月由國家質檢總局授權建設,以現有的原財政部資助的“中國計量學院磁性材料工程檢測中心”和浙江省政府資助的“浙江省磁性材料試驗基地”為載體,集產品檢測、研究開發和人才培養于一體。中心主要面向磁性材料生產企業開展研究及檢測工作,對各種磁性材料及產品進行質量監督檢測和可靠性試驗,研究開發新型高性能磁體,解決行業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同時參與制訂磁性材料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為進一步完善我國磁性材料檢測標準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加快磁性材料產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著眼于磁性材料檢測技術的最前沿,中心開展了磁性材料檢測設備研制以及磁性材料檢測技術和檢測體系標準化研究,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質檢總局項目、省國際合作重大項目、省科技攻關項目、省科技計劃項目、省分析測試基金等20余項科研項目。中心成員先后參與了《稀土永磁材料磁性溫度系數測量》、《永磁材料標準樣品磁特性》、《軟磁材料交流磁特性標準樣品》等幾項標準的制訂和修訂工作;累計發表文章50余篇,其中30篇被三大檢索收錄;申請發明專利10余項。由葛洪良教授主持的“CoPtW永磁薄膜及微型磁體制備”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一等獎。由舒康穎教授主持的浙江省科技計劃重大項目“高工作溫度釹鐵硼磁體的研制”通過省科技廳驗收,驗收組專家一致認為項目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了批量生產,產值達4000萬,并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由劉亞丕副教授主持的國家質檢總局項目“磁性材料磁疇動態測試儀研制”獲得浙江省高?蒲谐晒劧泉劇
“中心的成立是浙江省加快公共檢驗檢測基地建設,提升公共檢驗檢測能力的一件盛事!笔≠|量技術監督局黨委委員、總工程師陳振華說。據介紹,通過中心這個公共技術平臺,不僅可以大大方便企業磁性材料的出口,而且還可以向企業提供國內外標準宣傳(國際、國內標準)、企業標準申報與評審組織等服務,為我國磁性材料企業逐步走向國際標準化、集團化乃至全國磁性材料產業的發展作貢獻。隨著業務水平的增強,中心在國內乃至國際磁性材料檢測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心目前已承接包括浙江大學、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等20余家省內外高校和科研單位的磁性能測試任務,檢測業務輻射至國內10多個省市,優質的服務為中心在省內外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在2009年1月公布的第一批全國質量監管重點產品檢驗方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檢標委)專業工作組中,國家磁性材料及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被確定為磁性材料檢驗方法專業工作組的組長單位,負責本領域的標準立項和標準草案初審。這意味著中心正逐漸成為國內磁性材料檢測的權威機構。
中國計量學院校長林建忠表示,“學校將堅持‘公正科學、優質高效、改進創新’的方針,依法獨立開展工作,同時更好地整合和利用省內外在磁性材料及相關產品檢測方面的設備、技術、人才等資源優勢,在一個更高的起點、更高的平臺上,把中心做大做強!睋ぃ酉聛,中心還計劃建立材料磁特性參數的數據庫平臺,利用在檢測過程中積累的大量實踐經驗和原始數據,為磁性材料行業提供信息資源,為材料開發可行性提供依據,這對于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節約生產成本,促進磁性材料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關資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