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四輪驅動”優化經濟結構
發表時間:2010-01-21 文章來源:
日前,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這是國務院批準實施的第一個地區性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其目標是到2015年,把甘肅省建成全國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區。
《甘肅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的批復實施,為甘肅省大力轉變發展方式帶來了新的契機。
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在2010年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放手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作為重點,“四輪驅動”實現經濟結構優化。要把推動科技創新、深化改革、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城鄉一體化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要抓手,多管齊下,構造發展方式轉變的動力機制,從整體上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發展方式的轉變。
甘肅省省長徐守盛說,這是甘肅調整工業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前所未有的機遇,要在結構調整中提升產業層次,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加快發展速度。
甘肅省將啟動實施2010年至2012年石化、鋼鐵有色金屬、裝備制造業、新型能源、電子信息和輕紡等6個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快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石化、有色、冶金等傳統產業是甘肅經濟的支柱,甘肅將通過加大重大產業化升級項目的實施力度,以產品結構調整為突破口,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發展新興產業方面,甘肅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發展風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現代制藥、航空航天等產業。同時,將新能源電池產業和其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所需的高純材料、超細材料、粉體材料、功能材料,培育成甘肅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科技創新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甘肅將圍繞制約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加大投入,通過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推動突破性、帶動性強的關鍵技術攻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循環經濟是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突破口,甘肅將著力建設循環經濟“一區七基地”,培育16條產業鏈,實施72個循環經濟重點支撐項目,全面推進循環經濟試點。抓好省級43個節水型社會試點的建設,同時抓好冶金、水泥、煤炭、電力、石化、建材等重點行業和160家重點企業的節能工作,落實差別電價政策,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產能。
另據記者了解,甘肅還將在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等方面,尋求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著力點。
甘肅抓好重點節能減排工作
甘肅省將以國務院批準實施《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為契機,通過抓好“十大節能工程”和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污染防治、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等全省節能減排重點工作,力爭按期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
據介紹,國務院批準實施的《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中明確列入72類、總投資2133億元的重點支撐項目,分為減量化項目、再利用和資源化項目、基礎設施和生態保護項目等三大類,對甘肅省完成“十一五”節能20%的目標具有有力的促進作用。
另外,“十一五”以來,甘肅實施了560余項重點節能減排項目,總投資600億元,這些項目圍繞國家“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中的燃煤工業鍋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建筑建材節能、綠色照明、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內容,同時涵蓋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污染防治、發展循環經濟等方面。項目完成后,可實現節能900萬噸標準煤、節水4億噸,綜合利用各類廢渣約800萬噸,減排煙粉塵、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約30萬噸,對甘肅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工作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資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