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整合稀土資源勢在必行 首個基地落成
發表時間:2010-01-19 文章來源:
湖南第一個稀土新材料產業化基地項目將在隆平高科技園舉行落成典禮,預計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實現年產值10億元以上、利稅2億元。據了解,未來10年,"湖南稀土"將致力于打造湖南省一個新的千億元產業。
痛心!稀土賣出"土價錢"
記者在湖南稀土金屬材料研究院采訪時,該院院長劉甲祥告訴記者:"稀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具有豐富的光、電、磁、超導、催化活性等優異性能,其地位可與中東的石油相媲美,是一種不可替代的高新技術和軍事戰略元素。"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說過的一句話。由于我國稀土礦山企業無序開采現象突出,導致稀土企業互相壓低價格、競相出口,使我國失去了在國際市場上應有的"定價權"。據了解,氧化釤的價格僅在每噸1.7萬左右,氧化鐠、氧化釹只能賣到每噸8萬多元。而氧化鈰每噸只賣到 1.4-1.6萬元,連一般的工業用沙土價格也在每噸1100元到1300元之間,稀土與"真正的土"差價僅有十幾倍。"稀土不是土,卻賣了個土價格。"
近年來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紛紛加大了從中國引進廉價稀土的力度。日本從我國攢足了夠用20年的稀土存放在海底。居世界稀土儲量第二位的美國在2001年封存了該國最大的稀土礦,轉而從中國大量進口。
驚心!個體戶大量無序開采
目前世界上主要可用于工業生產的稀土礦種在湖南幾乎都能找到,國內任何一個省份無法相比。然而,我省因稀土產業規模過小,稀土開采并沒有列入國家計劃范圍,省稀土研究院所需稀土資源還需從內蒙、廣西等地采購,而本省資源卻被一些個體戶無序開采。他們只需投入幾萬元,不用挖坑,圈一塊地就挖起來了。目前,從我省流到外省(甚至轉手到外國)的稀土初級產品每年超過5000噸,如果考慮到深加工后的增值因素,則我省一年損失達25億元,其間接損失在250億元以上。
有關專家呼吁:從現在起,嚴禁無證無序開采和多頭開采,對稀土礦產品要采取"鼓勵輸入、限制輸出"的地方政策。
可喜!湖南稀土產業越來越重
可喜的是,稀土產業在湖南省委、省政府決策層心中的分量已越來越重。
根據專家測算,湖南稀土礦的需求總量在15000噸左右。如果向下延伸,涉及的行業為電機、電子、工程機械、石化、能源、高速列車、電動汽車等,稀土產業的產值將在1000億元以上。
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編制的《2009-2015年稀土產業發展政策和發展規劃》已經出臺,稀土企業的聯合重組將是個新的發展方向。湖南省經委相關負責人透露,省經委正積極研究打造湖南稀土產業集群、培育龍頭企業的發展思路。"湖南稀土產業完全有希望成為繼機械、石化、食品、有色產業之后,我省又一個新的千億元產業。"這位負責人說。
可賀!科研院所變身排頭兵
劉甲祥院長向記者介紹,以前的湖南稀土金屬材料研究院已改制為"湖南稀土院有限責任公司",從科研院所"轉身"為推動稀土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目前,該院研發的中國第一只商品化LED路燈,解決了節能燈芯片發光散熱這一世界性難題,芯片發光表面溫度由國際上最好的62攝氏度降低為35攝氏度,而且比一般路燈節能三分之二,使用壽命是一般路燈的3倍至10倍。
隨著1月14日湖南稀土新材料產業化基地項目建成,加快湖南稀土產業發展的目標及重點已經日漸明晰。業內人士預計,2013年前后,湖南稀土產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有望誕生。
相關資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