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
報告里,明確將新材料產業列為國家新興戰略產業之一。就此,一直在各類高新技術產業背后發揮作用的新材料產業,第一次走到前臺。
新材料
行業包羅萬象,滲透到各個領域,在國家建設的各個方面都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材料與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并稱為21世紀三大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領域,因此,其發展水平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一個國家未來的競爭力,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我國的新材料產業主要包括電池材料行業、磁性材料行業、超硬難熔材料行業、化工新材料行業及其它新材料行業。在金融危機影響仍在繼續的情況下,目前新材料各產業的發展并不均衡。
電池材料行業緩慢復蘇
今年1~10月,鎳氫電池累積出口額為4.29億美元,同比減少32.51%;進口額為1.73億美元,同比減少27.17%。同期,鋰離子電池累積出口額為26.37億美元,同比減少20.45%;進口額為35.21億美元,同比減少12.74%。從10月份的情況來看,行業的復蘇慢于預期。
由于電動汽車已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業內人士預計,國家很可能陸續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振興規劃和
新能源汽車規劃。據報道,繼上海建成第一座
新能源汽車用充電站后,深圳又有兩座充電站建成。充電站的建設表明,
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建設已經悄悄展開。
磁材行業延續復蘇態勢
磁性材料行業繼續延續了復蘇的態勢:1~10月累積出口額為8.09億美元,同比減少36.01%,進口額為4.26億美元,同比減少24.98%。
從具體產品來看,鐵氧體磁性材料的進出口額同比降幅持續減小,前十個月累積出口2.34億美元,同比減少29.49%,進口1.24億美元,同比減少28.62%。釹鐵硼磁性材料進口額同比降幅持續減小,前十個月累積出口額為2.8億美元,同比減少33.17%;進口額為1.16億美元,同比減少25.49%。其中,10月份的出口額同比增速在9月份大幅向下波動后有所回升。
業內人士指出,磁材的進口情況好于出口情況,說明內需強于外需。磁性材料行業出口額同比降幅的減小趨于緩慢,說明行業的出口形勢仍不能過于樂觀。釹鐵硼行業的情況好于鐵氧體行業,風電和
新能源汽車行業可能給行業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超硬難熔材料行業持續增長
截至10月底,耐火材料的幾個重要下游行業鋼鐵行業、玻璃行業和水泥行業的累計產量均呈正增長態勢。受其拉動,國內耐火材料產量持續增長,但同比增速有所減緩;金剛石工具主要下游行業的建筑業投資完成額仍在持續正增長。
雖然國內耐火材料總產量的增速連續兩個月下降,但仍維持在33%的較高水平。其下游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等行業的發展態勢平穩,尤其是鋼鐵行業的復蘇趨勢比較明顯。短期看,上游原材料的價格處在低位,行業的狀況持續好轉。長期看,耐火材料主要下游行業的產能過剩和結構調整將為其發展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而國內金剛石切割工具的市場持續好轉。
化工新材料復蘇明顯
11月份,
原油期貨價格增長趨勢放緩,處于震蕩狀態;下游需求轉暖,PP、ABS、PVC和天膠等重要化工材料的價格延續了反彈趨勢。尤其是天膠的價格反彈幅度最大,單月漲幅高達2500元/噸;DMC的價格維持穩定,MDI價格則連續兩月小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