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09-09-10 文章來源:
美國仁斯里爾工業學院8日宣布,研究人員成功地將直徑為1納米至10納米的鈷納米結構團鑲嵌于多層碳納米管中,開發出了一種檢測納米材料磁性特征的新方法。
在經過一系列實驗之后,研究人員最終確定,他們獲得的由鈷納米材料和碳納米管組成的混合結構具有足夠的導電性靈敏度,可用來探測鈷納米結構這樣微小的磁性材料的磁行為。據悉,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展示利用獨立的碳納米管實現探測微小磁性材料磁場的技術。相關報道刊登在新出版的《納米快報》上。
當人們常見的材料小到納米級時,它們展示出了有趣和有用的新特征。納米技術面臨的一個重要的挑戰就是要了解這些新特征,即特性的變化。磁性材料的磁性變化同材料本身的尺寸大小變化密切相關,過去納米材料磁性變化的難以測量影響了人們對該課題的深入研究。
“由于在我們的混合材料中,鈷納米結構團是鑲嵌在碳納米管中而不是在其表面上,因此它們不會引起電子散射,從而不會影響碳納米管宿主的傳導特性。”仁斯里爾工業學院物理、應用物理和天文系助理教授兼研究帶頭人斯瓦斯迪克?卡爾表示,“從根本上講,這種混合納米結構屬于一類新的磁性材料。”
同系副教授薩偌吉?納亞克認為,這種新的混合納米結構不僅為基礎和應用物理研究開創了新方法,而且還有望幫助人們利用磁性自由度,為增加碳納米管電學功能鋪平道路。該混合結構的潛在應用包括新型納米級導電傳感器、新的電子存儲器件、自旋電子器件和人體定向藥物微型輸送器組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