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0-01-20 文章來源:
當前,中國己成為世界磁性材料生產大國和制造中心,總量以15%以上的年增長率發展,到2007年,中國軟磁鐵氧體產量已達30萬噸,永磁鐵氧體43萬噸,燒結釹鐵硼永磁4.9萬噸,粘結釹鐵硼永磁0.35萬噸,釤鈷永磁0.05萬噸,鋁鎳鈷永磁0.39萬噸。但中國磁性材料產品以中低檔為主,競爭激烈,特別是近年來由于能源、原料、人工費用大幅上漲,導致成本上升,行業企業普遍呈現量增利降的狀況。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全球經濟疲軟,美國金融危機,人民幣持續升值,國內資本市場委靡不振,房市低迷,投資和消費受抑,對目前中國磁性材料行業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但這一時期也是行業整合的機會,走過艱難,未來的中國磁性材料行業,前景更加輝
1、中國軟磁鐵氧體生產企業狀況截止2008年上半年,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從事軟磁鐵氧體生產的企業大約200家,其中鎳鋅和鎂鋅約40家;初具規模以上企業約150家。軟磁鐵氧體年總產能超過35萬噸(2007年實際產暨約30萬噸)。2008年新增生產企業相比兩三年前大幅度下降,因少數沿海中小企業和外資企業關閉停產或遷移,增減相沖,企業數量變動不大。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廠家生產規模較小,多數在500噸/年以下,1000噸以上的企業約60家,僅有幾家企業能達到上萬噸的產能,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有約100家。在國內近200家軟磁鐵氧體企業中,軟磁鐵氧體及軟磁原料上市企業約有二十家左右,如:天通控股、東磁集團、風華高科(己在重組)、五糧液、咸陽偏轉、金瑞科技、安泰科技(非晶合金軟磁及釹鐵硼永磁)、順絡電子、四維陶瓷(軟磁粉料)、吉恩鎳業(原料)、鞍鋼(原料)、本鋼(原料)、首鋼(原料)、武鋼(原料)、華菱鋼鐵(原料)、邯鋼(原料)、銅都銅業(原料)、云南銅業(原料)、鋅業股份(原料)、天一科技(氮保護氣供應)等等。實際從事軟磁鐵氧體生產的上市企業不多,因此多數企業融資困難,企業資金籌措和發展自我依成度極高。近年變化趨勢: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軟磁鐵氧體企業相對具備較強的技術優勢和裝備配套優勢。世界主要客戶群也分布在這些地區,占盡天時地利優勢。但由于近年沿海城市能源和勞動力緊張且成本大幅度上漲,加上國家加大中西部開發和投入力度,產業政策也向中西部傾斜,中西部地區交通也越來越方便快捷,珠三角的原有優勢漸漸失去,沿海企業有向中西部遷移的趨勢。近年來,中西部軟磁鐵氧體企業不斷在增加。相反珠三角2008年軟磁鐵氧體生產企業有所減少。
(1)氧化鐵
中國Fe2O3產量超過13萬噸,但質量狀況不理想,能用于Mn-Zn鐵氧體的僅約8.5萬噸,高純Fe2O3則主要依賴于進口。目前中國國內Fe2O3的供應不能滿足需求。當前Mn-Zn鐵氧體內資生產企業Fe2O3缺口約55000噸,必須從境外進口補充。目前的境外供應商主要有日本的JFE、韓國的EG、DONGBU、德國的克魯伯與中國臺灣的中鋼等。此外,外資企業約需42000噸,因此中國市場需用進口高純Fe2O3的量己逾100000噸,這給Fe2O3市場造成很大的壓力,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就價格而言,由于品質和用途不同,目前國內軟磁鐵氧體用三氧化二鐵每噸價格在3500-5800元左右。
(2)氧化鋅
主要供應地在江蘇、上海、浙江、山東、河北、陜西、珠海等省市,目前價格約15000-16500元/噸,性能和產量能滿足國內用戶。
(3)四氧化三錳
主要供應地在湖南、馬鞍山、貴州、廣西、山西、江西等,中國產能世界第一,年產量超過10萬噸。目前每噸價格在19000元左右。
(4)氧化鎳
主要的供應地在陜西、江西、湖南、江蘇、山東、河北等省目前價格在16萬元/噸左右。國內企業做高檔鎳鋅產品時不得不進口純度高、理化指標較好的進口氧化鎳,價格在20萬元/噸以上。
(5)軟磁鐵氧體粉料(顆粒料)
上海寶鋼天通公司是功率鐵氧體顆粒料國內最大的供應商,其它能生產功率鐵氧體顆粒料的企業還有東磁公司、天通公司、898、重慶超思、899、開元磁性材料公司、賽茂公司、河北邢臺顯德旺礦、山東春光、南京新康達等企業,產量約8萬噸/年左右。目前,國內生產企業功率鐵體顆粒料產品檔次大致在PC30、PC40、PC44間,價格約12000-15000元/噸,高檔料批量生產一致性和穩定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高磁導率顆粒料主要生產集在山東等地,能批量生產磁導率為8000-12000的高磁導率顆粒料,價格約14000-18000元/噸。高檔粉料主要來自日本和韓國,價格較高。鎳鋅粉料專業生企業國內只有韓資企業青島愈益。隨著應用領域的拓展和材料開發的深化,在IT產業、電力電子,特別是網絡通信等用戶的苛求下,為保證設備系統穩定、可靠、高效運行,一種求新、求全理念已經逐步主導著國內錳鋅鐵氧體軟磁材料的研發方向,不少多種特性兼備新材料先后推向市場。這些材料具有以下綜合性能:更高的飽和磁通密度BS,更好的直流偏置特性De—Bias,更低的損耗(低磁通密度下的損耗因子tgδ/μ、磁通密度下的功耗Pc),更低的總諧波失真系數(THD),更寬的使用頻率和更廣的溫度范圍。即所謂兩寬(寬溫,寬頻)、兩高(高BS,高De-Bias)、兩低(低損耗,低失真)兼具的特點。東磁、風華、天通先后都有相關研究的報道。目前,錳鋅鐵氧體材料的研究已經進軍到了低溫、高溫和更寬與更高頻段領域。
2、中國永磁鐵氧體生產企業狀況截止2008年上半年,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從事永磁鐵氧體生產的企業共約200家,初具規模(500噸/年)以上企業約150多家,1000噸以上企業超過100家,但僅有幾家企業能達到上萬噸的產能。涉及上市企業約有7家:北礦磁材、東磁集團、五糧液、天源科技、武耐特磁等等:國內主要從事粘結永磁鐵氧的企業約30多家,主要集中在廣東,如金南塑磁、深圳盈進制品廠、大華磁電、順德霸菱集團、江門粉末、飛來福磁鐵、梅州市磁性材料廠,占市場總量的約70%以上,浙江和江蘇約占據20%左右。同國內軟磁鐵氧體企業一樣,國內專業從事永磁鐵氧體生產的上市企業不多,多數企業融資困難,企業資金籌措和發展自我依賴度極高。
(1)鐵鱗
來源于鋼鐵企業副產品,能滿足國內企業需要,但因鐵礦石價格上漲,不少鋼鐵企業用來回爐煉鋼,受鋼鐵市場,價格波動大,最低時,不到200多元/噸,目前約1300元/噸。
(2)鐵紅
主要來自國內鋼鐵企業,因國內用鐵紅做預燒料的比例不大,基本能滿足國內企業需要,曾經一度偏緊,近年來因原料價格波動,目前己經由幾百元/噸上漲到1600元/噸左右,國外價格和質量有優勢的部分鐵紅也有進入中國市場,如美國、印度等國家的永磁鐵氧體用鐵紅。
(3)碳酸鍶
主要產地在重慶、貴州、四川、青海、云南、山東、河北等省市,國內資源充足。目前出廠價約在4000元/噸左右。
(4)碳酸鋇
主要產地在貴州,四川,青海,云南,山東,河南,河北等省市,目前出廠價約在1850元/噸左右。
(5)預燒料(鍶料和鋇料)
主要生產企業是北礦磁材、寶鋼、武鋼、攀鋼、馬高科、本鋼、鞍鋼等約三十家企業,基本能保證中低檔永磁鐵氧體生產需要(鐵鱗料)。國內大型永磁鐵氧體企業基本都能自己做料,以滿足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目前價格約0.32萬元/噸(Y30BH一l)左右。鐵紅料約0.46萬元/噸。預計,2008年,世界永磁鐵氧體材料產量將超過83萬噸,而中國永磁鐵氧體材料產量將達47萬噸,其中粘結永磁鐵氧體近7萬噸:預測2010年,世界永磁鐵氧體材料產量將超過到95萬噸,而中國永磁鐵氧體材料產量將達55萬噸,其中粘結永磁鐵氧體接近10萬噸。由于市場對高檔永磁鐵氧體材料需求增加,中國高檔永磁鐵氧體材料所占比例將迅速上升,其產品所占市場比例將占65%以上。
3、中國釹鐵硼永磁生產企業狀況目前,中國共有稀土永磁生產企業約250家(其中粘釹鐵硼約20家),l00多家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超過100噸,十多家企業年生產能力超過1000噸。2007年,中國的釹鐵硼總產量已經近5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約80%,中國粘結釹鐵硼總產量約3500噸,占世界總產量50%左右。在國內近250多家釹鐵硼生產企業中,涉及上市企業十多家,如:中科三環、太原剛玉、英洛華、東磁集團、風華高科、安泰科技(非晶合金軟磁及釹鐵硼永磁材料)、首鋼、武鋼、稀土高科、升華拜克、津濱發展、華光陶瓷等等。中國是稀土資源大國,但近年價格波動較大,主要供應地在包頭、江西、四川、山東、湖南、河南、廣東、山西等省市。目前鐠釹價格約15萬元/噸左右,金屬釹約19萬元/噸,氧化鐠釹價格約10萬元/噸左右;生產粘結釹鐵硼的快淬磁粉MQ約在每公斤220-300元人民幣,國產快淬磁粉約為每公斤120-180元主要生產單位有浙江朝日科、電子九所、沈陽新橡樹、四川會凌等約近十家企業。粘結NdFeB磁體雖與燒結磁體同時間世,但其商品化卻比燒結磁體滯后了至少五六年,主要是由于MQ磁粉商品化生產的滯后。粘結磁體的磁能積也由1987年各向同性壓制磁體的88kg/m3(11MGOe),提升到當前各向異性壓制磁體的世界先進水平30—45MGOe,注射SmFeN的(BH)max達18MGOe。國內粘結磁體多數是同性磁體,最高性能在16MGOe左右。目前,國內已達規模的粘結NdFeB磁體生產廠家屈指可數,四川銀河磁體股分有限公司在國內規模最大,產品主要銷往日本,其產量、產值占國內市場60%以上;上海愛普生公司(合資),臺灣喬智電子除了東莞的工廠,又在嘉興投資設立新廠,產量也超過30噸/月。這些企業,主要采用MQ快淬磁粉,加工成粘結磁體后出口外銷到國外及中國臺港地區。由于MQ粉價格高,國內粘結鐵鐵硼永磁企業幾乎不堪原料成本的負重,也因此,津濱磁電公司(JEM)2007年宣布退出稀土粘結磁體行業,2008年初,寧波的大有電子又被迫步津濱的后塵。由于MQI磁粉專利將于今年10月失效,我們有理由期望國產粉的普及將推動國內粘結釹鐵硼產業的較快發展。中國釹鐵硼產業憑借資源和成本優勢以不斷提高的品質量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不斷擴大,成為世界釹鐵硼磁體的產業中心,是全世界釹鐵硼磁體生產量和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年增長速度保持在20%以上,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的80%以上。預計2008年產量將達超過6萬噸:粘結釹鐵硼產量預計2008年將超過3600噸。預計未來20—30年,還不會有比釹鐵硼性能更優異的磁體來取代它,在未來3—5年,釹鐵硼的復合增長率也會保持在20%左右。預測,到2010年,全球燒結釹鐵硼磁體產量會突破10萬噸,中國產量將超過8萬噸;由于MQ磁粉專利失效,到2010年,全球粘結釹鐵硼磁體產量會突破1萬噸,中國產量將超過6000噸。
4、中國釤鈷永磁生產企業狀況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從事釤鈷永磁生產和加工的企業大大小小共約20家,主要的企業有:中國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包頭稀土研究院、南京創肯磁業有限公司、寧波科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航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天女集團稀土永磁公司、杭州永磁集團、上海躍龍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慈溪市鵬程磁鋼有限公司、常州宇飛磁業有限公司、焦作市振林磁業有限公司、綿陽恒信磁性材料公司、綿陽市金海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南京浦江精磁器件公司、南京群茂磁電科技有限公司、寧波思創磁鐵有限公司、浙江寧波寧港永磁材料有限公司、寧波松科磁材有限公司、上海希有磁業有限公司(原名為上海川灣實業有限公司一稀土磁業分公司)、天匯(香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國內釤鈷磁體產業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由于鉆原料主要依賴進口,而且價格高昂,因此磁體價格昂貴,限制了磁體的廣泛使用。當前從企業在國內的分布來看,主要生產企業集中在四川,其次在浙江和江蘇長江三角洲一帶。2007年全國釤鈷永磁體總產量約500噸。日本信越化工(Shin—Etsu Chemical Co.Ltd.)研究開發生產的釤鈷永磁,依靠低氧工藝和改進配方等技術,研發的SmCo系到磁體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批量生產的高性能磁體,其磁體最大磁能積(BH)max超過34MGOe(272kJ/m3)。此外,在SmCo稀土永磁高性能產品方面可與日本信越化工媲美的企業產品還有TDK公司REC系列、日立金屬HICOREX系列和日本精工DIANET系列產品釤鈷產品,在SmCo永磁高性能和高穩定性和高使用溫度等方面各有特色。此外,美國電子能公司(EEC)和德國真空熔煉公司(VAC)、俄羅斯托尼公司產品也具有很高性能。目前,國外耐高溫達500℃的2∶17型釤鈷磁體已經開發出來。目前,中國的釤鈷永磁盡管在不斷縮小與國外釤鈷產品的水平和差距,低溫度系數材料,國內生產廠家只有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和包頭稀土研究院。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代表了國內釤鈷產業化和研究的最高水平,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差距。